行业新闻

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行业新闻

龙8体育官网入口: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定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

2024-05-19 05:17:29 来源:龙8官方 作者:龙8官方网址

 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,整体呈现稳步增长、不断优化的发展态势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翻番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

  2.创新能力明显增强。制造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化,4家企业入围全省“百优”,获批中国驰名商标2个、省级中小企业名牌产品92个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9家、示范企业10家,河北双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获评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称号,实现零突破。培育省级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5个,18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。经济开发区获评省智能制造业示范区,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被评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、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。

  3.产业集群加速发展。不断推动产业集群升级,培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、体育器材产业两个产值超百亿元集群,荣获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优秀市称号,省级特色产业名镇达5个。荣获河北省体育用品产业名市、体育用品外贸转型示范基地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名市称号。

  从国际看,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,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转型,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、新机遇、新挑战。需要深刻认识到服务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加快提升自身制造业发展建设水平,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,争取在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中,实现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从国内看,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加快推进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。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全面普及数字化,要求我市今后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,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,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,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,积极推行制造业数字化赋能,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。

  从省内看,我省区位优势明显,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雄安新区建设、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深入实施,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和强大动能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系列三年行动计划,开展“万企转型”专项行动,推动制造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,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,为我市“十四五”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从我市看,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的加快推进与建设,冬奥会筹办等国家战略和大事的实施,将引导更多京津优质创新资源向河北疏解,区位交通优势为我市带来区域合作与转型发展的新机遇,有利于我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“京保石”产业带和产业链,形成“互连、互补、梯度差异化”的协调发展、错位发展、融合发展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。

  新发展形势下,我市制造业的发展情况,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。制造业创新能力需要持续加强,研发投入需要持续加大;产业结构仍需优化,传统产业占比较大,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,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;制造业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;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的企业和产品多,头部企业和高端高值产品少,区域品牌建设相对滞后;能耗排放相对较高,质量效益有待提升

 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省委决策部署,按照市委工作要求,扎实推进“1368”发展布局,立足新发展阶段,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,贯彻新发展理念,融入新发展格局,以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为核心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主动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,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,聚焦产业转型升级,坚持自主可控、安全高效,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加快定州制造向定州智造、定州创造转变,为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提供坚实支撑。

  创新驱动,融合发展。坚持创新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坚持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推进产业数字化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,加强创新载体建设,坚持科技引领、质量先行、标准带动,实施现代产业壮大工程,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和数字化转型,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。

  质效优先,绿色发展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质效优先、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,全面调整产业结构、用能结构,加快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,大力发展资源循环经济,有效减少产品的加工和制造步骤,延长材料和产品生命周期,加快构建高效、清洁、低碳的绿色制造体系,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跃升。

  开放合作,协同发展。融入新发展格局,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吸引优质要素,开展国际产能合作,积极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国内双循环,找准定位、发挥优势,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,加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,促进科技、金融、人才与制造业协同,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用,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,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,打造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。

  到2025年,全市制造业比重稳固提升,基本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和现代化制造业体系,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能力跃升,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的新突破,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创新能力增强,数字化、智能化规模水平、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,开发区提质扩容,基本形成全省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、具有蓬勃活力的新型产业发展高地、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“智造”强市。到2035年,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的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,有力支撑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。

  1.质量效益跃上新台阶。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基本稳定,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竞争力显著提升。到2025年末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%左右、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达90%,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。

  2.创新发展得到新提升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,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显著增加,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,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提升,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行业知名品牌。到2025年末,科技研发平台累计达到8个、工业设计中心达到5个。

  3.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。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,打造一批国内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。到2025年末,培育3个规模超百亿元产业集群,培育10家行业领军企业,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达到100家,力争在全省开发区年度考核中进入A类,把开发区打造成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“主阵地”“新引擎”。

  4.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。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取得明显成效,建成一批智慧工厂,制造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。到2025年,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比例达到60%,“两化融合”达到全省先进水平。

  5.协同发展形成新格局。产业转移平台承接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,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。到2025年末,协同创新平台累计达到5个,省级科技项目累计达到20个。基本形成与京津冀创新链、价值链、产业链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格局。

  6.绿色转型迈入新阶段。制造业碳达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,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广,产业结构低碳调整,制造业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,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。到2025年末,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,新增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处置率达到90%以上。

  化产业链,发展原材料深加工项目,构建产品附加价值高、污染排放少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,打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示范基地。加快绿色煤电产业和智能电网建设,重点发展氢能、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、太阳能光伏。推进生物质资源化利用,利用剩余秸秆、畜禽粪便、有机废弃物等发展生物天然气,促进农村能源利用清洁化,争创国家级生物质能示范区。大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,不断延伸产生新的合成材料,推进丙二酸、丙酮肟联产

  积极发展应急装备制造、预防防护产品、应急救护产品等,加速产业集聚、产能扩张、产品创新,推动优势产品发展,提升应急突发事件产业支撑能力,打造安全应急装备制造生产基地。

  药业等重点中医药企业,加强中药新品的研发与产业化,建立京津冀地区医药研发与孵化基地。推进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,加快荃美生物制药项目建设,建设符合

  和欧盟标准的中药标准提取物生产基地。加快推进宝塔医疗建设应急物资储备、生产和医疗器械物流园重点项目建设,积极引进医药深加工、医疗器械、保健食品等项目,推动现代医药产业做大做强。培育壮大外包生产平台、研发服务平台,推动数字经济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深度融合。

  拓展新兴体育用品领域和体育服务领域,推动体品产业向规模化、专业化、市场化纵深发展,生产过程向自动化、智能化

  个性化、时尚化、品牌化、跨界融合发展,产业由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进阶,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。大力发展奥运经济、冰雪经济,支持防撞垫、冰鞋、冰壶等冰雪运动产业的开发,支持鼓励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做大做强。支持有竞争力的体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,加强与行业内领军企业、科研院所深度合作,努力掌握核心技术、专利、标准,增强产品竞争力。与河北、定州工业设计创新中心

  依托智慧休闲体育小镇,打造产业发展平台载体,提升软硬件配套服务水平,打造河北特色产业的展示窗口和交易中心。

  年,基本形成链条完善、结构合理、特色鲜明的现代体育用品产业体系,实现产品丰富度、品质满意度、品牌认可度明显增强,全市体育用品产业总规模达到

  重点发展橡塑精深再制造、废旧电子精深加工、有色金属回收、报废汽车拆解等再生利用产业,以及相关装备的研发与制造

  进一步发展精深再制造、固废资源化再利用、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、环保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

  支持厨具制造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国家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,加强高端设备、高端材料、功能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成果转化,提高核心竞争力。

  ,推动东洋饮料、酸枣深加工等功能性饮料项目落地。坚持做精特色、做强品牌、做大规模,构建以乳制品加工业、粮食加工业、肉制品加工业、蔬果加工业为主体的现代食品加工业体系,加强质量品牌培育,建立全产业链协同配套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的产业体系,打造京津冀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。

  新材料产业。坚持高性能、多功能、绿色化主攻方向,大力发展新材料,培育和拓展纳米科技产业链,依托复朗施纳米科技公司,引进中科院纳米仿生涂层等项目,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,在行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,形成先发优势领域。加快纳米科技产业园和国家级纳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培育新型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研发制造产业,建设高端纳米产业发展基地及纳米新材料成果孵化基地。整合生物医药、金属

  打印、军工航天等纳米材料上下游产业,不断催生和延增纳米科技产业链,逐步构建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、政策链衔接贯通的产业生态。

  2.氢能产业。坚持高端化、高效化、智能化主攻方向,实施技术突破、产业成链、示范推广和设施配套“四大工程”,加快氢能等关键技术系统研发及产业化。促进氢能技术链、氢能装备产业链发展。加强制氢、储氢、运氢、加氢、用氢等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。完善氢能源产业链条,推进旭阳能源和长安汽车在制氢、纯化、储运和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实现突破,引进培育氢燃料电池企业、液氢储存设备制造等项目。积极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、商业化进程,不断提升氢能供给能力。支持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生产和商业化应用,推进长安客车氢燃料电池整车和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应用项目,着力构建六位一体的氢能发展体系,形成国内一流的氢能应用示范标杆城市,打造中国北方“氢城”。到2025年,日产高纯氢达到1万公斤,完成2个加氢站,建成氢能产业园。

  智能制造产业。坚持智能化、终端化、链条化主攻方。